hotline
0519-85112622 延時投切方式即人們熟稱的"靜態"補償方式。這種投切依靠於傳統的接觸器的動作,當然用於投切電容的接觸器專用的,它具有抑製電容的湧流作用,延時投切的目的在於防止接觸器過於頻繁的動作時,造成電容器損壞,更重要的是防備電容不停的投切導致供電係統振蕩,這是很危險的。當電網的負荷呈感性時,如電動機、電焊機等負載,這時電網的電流滯帶後電壓一個角度,當負荷呈容性時,如過量的補償裝置的控製器,這是時電網的電流超前於電壓的一個角度,即功率因數超前或滯後是指電流與電壓的相位關係。通過補償裝置的控製器檢測供電係統的物理量,來決定電容器的投切量,這個物理量可以是功率因數或無功電流或無功功率。
下麵就功率因數型舉例說明:
當這個物理量滿足要求時,如cosΦ超前且>0.98,滯後且>0.95,在這個範圍內,此時控製器沒有控製信號發出,這時已投入的電容器組不退出,沒投入的電容器組也不投入。當檢測到cosΦ不滿足要求時,如cosΦ滯後且<0.95,那麽將一組電容器投入,並繼續監測cosΦ如還不滿足要求,控製器則延時一段時間(延時時間可整定),再投入一組電容器,直到全部投入為止。當檢測到超前信號如cosΦ<0.98,即呈容性載荷時,那麽控製器就逐一切除電容器組。要遵循的原則就是:先投入的那組電容器組在切除時就要先切除。如果把延時時間整定為300s,而這套補償裝置有十路電容器組,那麽全部投入的時間就為30分鍾,切除也是這樣。在這段時間內無功損失補償隻能是逐步到位。如果將延時時間整定的很短,或沒有設定延時時間,就可能會出現這樣的情況。當控製器監測到cosΦ<0.95,迅速將電容器組逐一投入,而在投入期間,此時電網可能已是容性負載即過補償了,控製器則控製電容器組逐一切除,周而複始,形成震蕩,導致係統崩潰。是否能形成振蕩與負載的性質有密切關係,所以說這個參數需要根據現場情況整定,要在保證係統安全的情況下,再考慮補償效果。
91香蕉视频污下载電氣三相晶閘管香蕉视频黄在线观看模塊技術源自德國,我司在充分消化吸收德國技術和先進製造工藝的基礎上,研製出了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新一代晶閘管投切模塊。模塊主要由雙向晶閘管,觸發電路,吸收電路,保護電路,智能型散熱片組成。自主專利技術保證電壓過零觸發,電流過零斷開,真正實現投切無湧流,跟隨速度快,有效補償衝擊性負荷,平均響應時間小於18ms,很好地取代傳統投切裝置。